課金給三不館

2014-02-17

官話與方言

上次拙文本意是提出南洋華人在中文學習上,具有的政治傾向和轉變。不料卻引起了簡繁體乃至華語方言的討論,這次我將就這話題進一步探討。

由於籍貫的不同,上世紀“華僑”從大陸移居南洋地區的,多根據各自籍貫群居。其中以南方人士居多,廣東/廣西/閩南/海南為主,少數來自雲南浙江湖南等地。而當中廣東裡面又細分為廣東/客家/潮汕,閩南分為福建和福州等等,每個籍貫裡因宗親關係,文化語言各異,在移居地起衝突,小則罵戰大則動刀槍,也是平常事。加上幫派林立,搶奪資源引發的群毆暴亂,也曾令當地殖民政府大為頭痛。

歷經多年的磨合,由於在地政治因素,和身份歸屬問題,今天南洋華人社會不再分崩離析,轉而傾向團結在民族主義下。而更多因受教育程度高,身份也國際化,學習中文或方言不再是選項,加上學習僑居地語言文化不可避免,而學中文,只是看准中國市場崛起的功利效應已矣。

近期,香港發生粵語被港府定性為“非官方語言”,引發一陣譁然,南洋華人對這事件相對冷淡,全因大部份華人已經被“中國人”身份所獲得的經濟效益抵消,對所謂“方言”不重視,轉而全面學習“官話”,也即普通話。投入大中華崛起的想像之中,以慰籍在出生地受歧視和邊緣化受創的心靈。籍貫及其獨特文化語言,變得可有可無。

要追溯何為官話和方言,其實是很複雜的。

在語言人類學看來,任何一個語言本質上都是方言。制定為官方語言,是經過書面和口語標準化程序的結果。而方言就是不具備書面口語標準化程序的語言,其中牽涉了政治層面,例如“普通話”。在標準化過程中以北京話和北方土話為基調,而北京話和北方話當然也是方言。

從社會語言學角度,判定的標準是“相互理解性”(Mutual Intelligibilty),即溝通雙方無論口頭或文字是互通的。但人的溝通還存在著個人成長背景文化各異,從而產生不能理解的難題。例如:一個會說廣東話的廣州人,和香港人就可能出現溝通上的文化差異。更不用說南洋華人的廣東話,裡面參雜了不同地區的用語。因此有另一說法是“Dialect Continuum“,指的是方言中的延續性。即便上述三地能理解廣東話,如果廣州人不能完全了解一個吉隆坡人的廣東話,但卻能通過某程度的互通傳遞訊息。

而歷史語言學,則研究兩種語文親屬和同源關係。對比官式華文與粵語,則會發現今天的普通話是非自然產生的語言,歷史上她是依據北方話為基礎,白話語法規範而定。追溯上去較正確的說法是漢語,屬於漢語亞語系。而粵語屬於古漢語,結合古南越詞彙,近代加進西方詞彙而成。和華文有50%的相似度,但有本身獨特詞彙和發音。以“歷史發展關係“來看,兩者都是具備獨立成系統的語言。

但為何粵語被界定為方言,地位比不上普通話呢?問題不在語言本身,而是外在的政治和社會因素。”官方用語“被塑造和標準化,都是經過社會上層`權力統治精英`國家機器而定的。普通話就是這樣被制定出來,界定為“官話”是彰顯其政治決策的權力。粵語不被賦予同等地位,刻意被貶低,只是顯示中央宣示政治上的絕對統治權,和語言本身優劣無關。

而南洋地區華人一早就已經投降效忠,自動放棄本身籍貫的語言和習俗,還沾沾自喜以學習“官話”為榮,淪落得如斯田地,難怪被其他族群邊緣化和瞧不起。

x

2014-02-11

南洋華人對中文的政治態度

這篇文不在討論近期在香港發生有關粵語是否“官方用語”之爭,在於闡述南洋華人對待“中文”`“華語”`“普通話”的態度和其政治正確性方面的歷史痕跡。

遠在一`二戰至1949中國大陸變色,不斷有許多華人逃離遷往其他地方,最靠近的是香港,較遠的則到南洋-星馬泰`印菲一帶,並定居繁衍。而當中大部分乃源於中國以南地區,例如:潮汕`閩南`廣東`廣西等等。這些來自不同地區的人士,口操各自的地區語言,保留各異風俗本來就是自然不過的事情。而到了異地,互相爭奪地盤大打出手,到後來相互融合,主要是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使然。

中日戰爭爆發前,移民潮湧向南洋一帶,移居該地的華人普遍說著各自地方語言,依據籍貫分開群居相當明顯。由於中國國民政府腐敗`軍閥割據,外部日本帝國勢力崛起,南洋華人一般對中國改革失望,對中國的認同主要是民族主義。中日戰爭爆發後,南洋華人不分幫派`階層和地域全面投入抗戰,乃是愛國主義最高峰的表現。當時新馬文學界大都響應抗戰,掀起了抗戰文學的浪潮。

另一方面左翼作家的冒起也引領了左派文化運動風潮,這些文化人之後都和中國共產黨有關聯。南洋之後也受影響,出現大量的讚揚無產階級和共產主義的作品。

由於政治原因,南洋當時對於張愛玲`錢鐘書等“政治不正確”作家,也曾大力討伐。傾向閱讀魯迅`老舍和巴金的作品。今天看來,這就是“五四運動”遺留下來的餘毒,由反殖民反封建到打倒孔家店,催生共產黨,後來的反右`文革,已經把中文淵源流長的根底破壞貽盡。共黨上台後宣揚漢字簡化`漢語拼音等,實際上就是政治主導文化發展。由於共黨已經把知識份子徹底清算消滅,1949年後的中文,為政治服務而完全矮化,海外華人也因此分裂成兩大陣營。一派支持大一統和共產黨,另一派則支持國民黨,中文也因此有了繁體/簡體之分,箇中政治分野十分清晰。

兩岸三地,除了大陸都用繁體字。主要還是對文化的堅持和不屑共黨對華夏文化的輕蔑。而南洋地區當時普遍都支持國民黨政府,對大陸變色文革鬥爭膽戰心驚。但是中共之後支持越共/赤柬/馬共/印共等支線在南洋地區的戰線,加上文宣統戰。很快的,南洋華人產生了歸順的聲音。隨後東南亞各地風起雲湧的在地政治局勢,也造就了華人一般期望中國強大的情意結。大一統思維令簡體字逐漸受落,繁體反而開始被邊緣化。當中最明顯的是中文媒體的變化。

歷經了60`70年代國家紛紛獨立的風潮,南洋一帶基本上政治局勢穩定下來。百廢待興,人們轉向發展個人事業大計,對文化發展態度也冷卻下來了。而80`90年代基本就是經濟掛帥,大家賺快錢的紙醉金迷年代。中文的沿用也悄悄起了變化,中國改革開放,經濟起飛更是造就了簡體字迅速普及。

筆者應該算南洋地區末代學習繁體字的族群。猶記得小學時期(80年代)看的報章書籍都是繁體字。簡體字對我來說猶如火星文。連口語也是學習注音符號ㄓㄨˋㄧㄣㄈㄨˊㄏㄠˋ,可是小學還沒畢業,簡體字來了,用英文字母的漢語拼音一拼出現。我們得重新學一次,結果是-搞到今天我連注音也忘得七七八八,繁體書寫艱難的局面。到我妹妹一代,基本上已經不懂繁體字。而出現這變化,很明顯是南洋華人被統戰了,媒體人也妥協了,一切“祖國”大局為重,繁體字文化傳承被棄之如履。

90年代後,簡體基本取代了繁體字。南洋一帶中文媒體除了一些標題還用繁體字外,內文已經全是簡體,中共統戰大功告成。而千禧年後,南洋引發新一輪的漢學復興。東南亞華裔子弟學習中文越來越多。而當中大馬媒體甚至推舉漢文化復興,穿漢服`讀古書`祭孔孟等等活動風風火火。而推舉口語一定要“正音”,排擠“方言”更是糾枉過正,對“方言”中許多師承古文的文化無知幼稚,更令人搖頭歎息。這“文化”扭曲的發展一直延續到今天。

時至今日,許多南洋子弟平日用中英混雜用語交談,文字書寫能力低落。還對大陸的官話口語(很多是北京土話)趨之若鶩,什麼“吸眼球”`“忽悠”`“立馬”`“搞定“朗朗上口,崇尚大一統,直指港台應該”回歸“,放棄繁體字。就知道中華文化乃至中文,已經到了日落西山,難以挽救的窘境。